皮在痒!中医治异位性皮肤炎不复发

夏天气温高张,下午雷阵雨过后,空气又黏黏湿湿地,到处可见孩童,甚至成人,皮肤上出现一点一点红斑,又痒又痛,常抓个不停,个个像「红豆冰」;甚至严重影响工作与学习情绪,这是异位性皮肤炎在作怪!

一般人人常分不清楚异位性皮肤炎与蚊虫叮咬的差别,误擦蚊虫药膏以为可以缓解症状,其实不然,恐因治疗错误而演变成汗疱疹,若是进一步恶化成湿疹,治疗时 间就要长达至少1年。蚊虫叮咬虽然一样会搔痒红肿,但通常有叮咬的伤口,而异位性皮肤炎则会不断出水泡,结出厚皮。

异位性皮肤炎在过敏的疾病中,发生率应该和过敏性鼻炎不相上下。简单来说异位性皮肤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过敏性皮肤炎,大多在婴幼儿时期发病,和遗传有高度相关性,患者的比例约在人口的3%~5%,患者出现包括皮肤干燥、奇痒、搔抓后产生湿疹样变化、长期导致皮肤苔癣化。气喘病童合并有异位性皮肤炎约为20 %。约有一半患有异位性皮肤炎的病人会合并气喘、过敏性鼻炎的发作.

要确定是否为异位性皮肤炎,必须要符合下列叙述三项以上,当然也可以直接找医师确诊:

  • 强烈的皮肤搔痒。
  • 湿疹样皮肤炎或苔癣化皮肤炎。
  • 婴幼儿大多在脸部及身体的伸侧,成人大多在关节的屈侧。
  • 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皮肤炎(一般指超过6个月以上)。
  • 个人或家族成员有异位性体质(包括气喘、过敏性鼻炎、干草热 (俗称花粉症)、或异位性皮肤炎等)。

中医治异位性皮肤炎 治标又治本

如何才能解决异位性皮肤炎这也痒那也痒的痛苦呢?西医采用类固醇药物来治疗,虽然效果 较快,但却容易复发,症状会更严重。传统中医则提供了治标又治本的良方。中医认为脏腑气的运行失常引起,排毒代谢功能下降,是引发各种皮肤病症的主因,在 治疗以止痒为治标,而治本就是要减敏及改善过敏体质。

 

治疗方法应标与本同时兼施

皮肤发炎期治疗选须辨其湿、热程度不同而略有偏重。风湿热并重者,予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热重于湿者,多用清热之品;湿重于热者,宜健脾除湿。慢性者以养血滋阴润燥为主。常用处方可依证形加以调整

  • 风热型:发病迅速,以红色丘为主,泛发全身、剧痒、常抓破出血、渗液不多、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带数。相当于急性丘疹性湿疹及部分亚急性湿疹。宜以凉血袪风为主。
  • 湿热俱盛型:相当于急性湿疹。皮损见红斑 水疮,滋水淋漓,味腥而黏,或有糜烂结痂,奇痒难忍,或痒痛兼作,烦吵不安。常有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宜以清热利湿法施治。
  • 脾虚湿盛型:相当于亚急性湿疹。皮损色暗不鲜,表面有水泡及渗液,部分干结痂,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或腻,脉濡。治以宜健脾除湿施治。
  • 血虚风燥型:相当慢湿疹。皮损干燥脱屑,色素沉着或苔藓样变,瘙痒剧烈,舌淡,苔薄,脉细滑,宜养血袪风。

临床上还观察到患者常因情绪因素,反复搔抓引起伤口感染,或因情绪紧张造成气郁化火,加重湿热证候,使搔痒的情形更加严重,因此,治疗时会视患者情绪反应,酌加镇静安神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