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医病因学说,地理环境及天候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状况。中医是体质调理学,对过敏性疾患的治疗,并不着重在筛检与避开过敏原,而是藉由改变过敏性体质,降低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度,并增强对过敏原的抵抗力,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过敏性鼻炎的成因
过敏性鼻炎是如何造成的呢?
依照中医病因学说,主要是因为风邪或寒邪侵入人体并长期潜伏在上呼吸道所致。风邪或寒 邪的入侵,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感冒或贪凉。例如,冬日寒冷未添衣,或是夏天冷气温度开太低,都容易使风寒侵入人体,而产生感冒的症状。中医治疗感冒,并不去压抑症状或攻击病毒,而是采取「驱邪外出」,并同步推动人体本身的免疫力来治病。这种方法与人体本身抗病的机转是一样的,中医只是顺水推舟,助免疫系统一 臂之力,让人体自然医病的过程更顺利罢了。
驱邪外出的方法最常用的就是「解表」,藉由流汗、排出鼻涕与痰液,来将风寒邪气 排出;只要把病邪排出去,人体的免疫系统的负担就会减轻许多,可以轻松地把残余的病邪消灭掉。这就是中医治感冒的方法。然而,许多民众在感冒时,常自行服 用成药,这些成药的作用通常只是压抑感冒症状,虽然症状得以减轻,但是风寒病邪并没有排出,这是因为你愈去打压它,病邪就愈往里面跑,最后就潜伏在呼吸道 里跑不出来,结果慢性鼻炎、慢性咳嗽,甚至气喘等过敏性疾病就因而产生。
中医治疗过敏性疾病,并不着重于筛检与避开过敏原,而是藉由改变过敏性体质,降低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度,并增强对过敏原的抵抗力。
风寒邪气潜伏在呼吸道里,会产生过敏症状。如果吹到冷风或气温降低,外界的风寒气 候会与呼吸道里的风寒邪气相呼应,同气相求,人体里面的风寒邪气想跑出去,这时就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水、鼻塞的症状。这些症状其实是人体的正气要将风寒邪 气驱赶出去的反应,所以我们应该帮助它赶快出去,而非用压抑的方法把它留在里面。喝些热开水、运动流汗,或是喝点葱茶、姜汤,都能帮助寒气快点散出去。而且,有鼻水就要擤出来,有痰就要咳出来,这样才能让风寒赶快排出去。如果此时,反而去服用抑制鼻子过敏的寒性成药,把想逃出去的风寒邪气又押回鼻子里,症状虽然会改善,但过敏一定不会好。
过敏性鼻炎的中医治疗
治疗鼻过敏的方法是「先通后补」,我们先把风寒邪气赶出去,然后再增强抵抗力。举例而 言,我们要先把盗贼赶出去,再把家里的围墙盖高一点,让盗贼无法再进来。驱赶风寒邪气的方法就是「温通」,用一些温药把风寒赶出去。风寒会以鼻水、痰液的 形态排出去,所以刚吃中药时觉得过敏症状好像变严重并不用担心,这是排出邪气的正常机转。潜伏的邪气赶出去后,我们就要开始用补气的方法补身体,增强人体对过敏原的抵抗力。补气药本身并无法对抗过敏原,也无法提供人体能量,但是它能激发人体正气的产生,强化人体与生俱来的治病和抗病能力。有些民众在尚未将风寒邪气驱赶出去之前,就一直吃补气的黄耆、人参等药物,这样其实是不正确的。还没把盗贼赶出去,就急着把围墙盖高,这叫做「关门留邪」,把盗贼关在家 里,外贼变内贼,外患变内乱,病怎么会好呢?必须要先将风寒邪气驱赶出去,再来进补才对。补养身体是渐进的过程,比较需要耐心,调养一段时间后,患者就会 发现自己在天气变化时不再过敏,而且也很少再感冒了。相对于前面讲的寒性过敏,有些患者则是属于热性过敏体质,在环境炎热时容易鼻塞。这是因为患者有「内 热」的体质,火性上炎,火气会往上走,火气到头部的话,鼻粘膜充血就会鼻塞。火气会让神经变得更敏感,所以有一点温差就猛打喷嚏。像这种情况,就不适合用 温通的方法,要改用清热凉血的方法,找出火气的源头用清热药把它降下来,用凉血活血药改善鼻子的充血,再用滋阴药来凉补改善过敏体质。这种热性过敏的患者 绝对不要自己乱补,乱服黄耆、高丽参等温补药材,反而会使症状更严重。常有患者询问,鼻过敏到底会不会好?依照中医观点,只要体质调好,过敏当然会好;但 是,有一种人过敏一定治不好,就是生活习惯不好又不听医师建议的人。风寒邪气就像不请自来的盗贼,医师就像是驱赶盗贼的警官,如果刚把盗贼赶出去,主人又 自己开门请盗贼进来,那么当然盗贼永远赶不完。古谚云:「形寒饮冷则伤肺」,贪凉和爱吃冰品冷饮会让风寒入侵,就会导致慢性过敏疾病。所以,改善过敏体质 最重要的,就是要防止寒气入侵人体。天寒要注意保暖,天热勿过食冰冷,如果心中时时存有「养生」的意念的话,人就不会因一时的欲望去做出伤害自己健康的 事。除了防止风寒入侵以外,营养的均衡有助于改善过敏体质。寒性体质的民众可以多摄取像葱、姜、龙眼、韭菜等温性食物,热性体质者则可多补充西瓜、苦瓜、 绿豆、茶叶等寒性食物。另外,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加速气血循环与排汗,不仅能使邪气更快排出,也能激发正气而增加人体对过敏原的抵抗力,对改善过敏体质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