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長期情緒不安或恐懼的困擾嗎?您是否常常覺得心情不快樂?

焦慮症

焦慮症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患者的情緒表現的非常不安與恐懼,患者常常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或將來的某些事情表現的過分擔憂,有時患者 也可以無明確目標的擔憂。這種擔心往往是與現實極不相稱的,使患者感到非常的痛苦。還伴有自主神經亢進,肌肉緊張等自主神經系統紊亂的症狀。

焦慮證的臨床反應包含以下症狀:

  • 身體上:如不規則的心跳,胸悶、氣急、多汗、口幹、胃部不適、噁心、腹痛、腹瀉、尿頻、陽痿、早洩、月經紊亂、頭昏、頭痛、肌肉酸痛、乏力等。
  • 認知:如消極的想法,患者常有恐慌的預感,終日心煩意亂,坐臥不寧,憂心忡忡,好像不幸即將來臨。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減退,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
  • 行為:如包括不尋常的侵略或躁動,外表常顯示面容焦慮,雙眉緊鎖,姿勢緊張;有的表現為搓手頓足,來回走動,緊張不安,眼瞼、面肌或手指震顫。
  • 情緒:如恐懼。

焦慮症根據不同的症狀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廣泛性焦慮症(GAD)
  • 恐慌症
  • 社交焦慮障礙
  • 創傷後應激障礙
  • 強迫症

中醫治療能夠降低過亢的情緒反應,造成焦慮的病因病機有心陽不足、心脾兩虛、心肺氣虛、心虛膽怯、肝鬱化火、陰虛火旺、氣滯血瘀、水氣淩心等,而且可能同 時有兩個以上的病因病機,需要靠中醫把脈問診來開藥。焦慮症對於病情嚴重時西藥的確比較快。但長期服用西藥,容易造成藥物依賴、嗜睡等問題。

皇家中醫以傳統醫學理論為指導,採用中藥佐以針灸及心理治療焦慮症,沒有西藥上癮的問題,也沒有西藥的副作用。

中醫治療焦慮症有其優勢,通常沒有西藥上癮的問題,也沒有西藥的副作用,如果對證的話,效果也很快出來;如果症狀較長較反復複雜,就需要較長的時間來調整,這也是因個 人而異的。

焦慮症在生活中是相當常見的,特別是上個世紀40年代以來,在許多西方國家中已成為最慣用的診斷名稱,據國外報導,焦慮症占精神科門診的6%-26% ,焦慮症在正常人中的患病率,男性為0.2% ,女性為2.8% ,可以看出,女性明顯多於男性。

在醫學界普遍認為,焦慮症與遺傳因素有很大的關係,其實與其說焦慮症是遺傳的,不如說它的易感素質與遺傳有關。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在我們身邊的人群中,經常可以看到同樣的災難或痛苦降臨在不同的兩個人身上,他們所做出的反應是不同的。有的人情緒的變化只是 暫時的,而有的人也許就因此而發生長期的精神抑鬱甚至精神異常,究其原因,就是易感素質的問題。我們可以把 “易感素質" 比喻為一條繩子,有的繩子可以承受5公斤的力,而有的繩子只能承受2公斤的力,當只能承受2公斤力的繩子遇到3公斤的拉力時,它就會斷掉;而這種拉力對於 能夠承受5公斤的繩子而言,就算不了什麼,遺傳因素在焦慮症病身上所起到的作用就是這樣,也就是說,焦慮症病人天生的神經類型比較薄弱。

老祖宗講過一句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非常貼切地描述恐慌症患者的心理歷程。只要一次嚴重焦慮發作的經驗,就會在海馬回(掌管記憶)與杏 仁核(掌管情緒)造成深刻的情緒記憶。我們的新皮質(掌管理智思考)知道草繩不會咬人,但海馬回與杏仁核會從草繩的形狀聯想到蛇,引發出強烈的焦慮記憶。 在強烈的情緒反應下,理智思考是無法正常運作的。只有先把過亢的焦慮反應降低下來,才能夠讓新皮質得以進行認知學習、調整神經連結線路。

憂鬱症

憂鬱症是很常聽到的病名,而憂鬱症的實質內涵,並不容易被理解,心情不好是大家都曾有過的經驗,但是憂鬱症會讓人持續的心情低落,連患者本身都不清 楚為什麼會有說不出的難過。大多數的人無法區分心情不好或是抑鬱症,很容易會把憂鬱症當 作一般的低落情緒,當作是個人的軟弱,認為只要靠意志力來對抗,認為只要忍耐就能熬過去。

據研究,大約有五分之一的人會在其一生中患憂鬱症至少一次。雖然這是很自然的感到難過和向下的時候,尤其是在經歷了損失,這些輕微的影響可以逐步調整生活方式來管理。臨床抑鬱症,但指的是持久而激烈的情感,身體和認知狀態,極大地影響了一天到一天的生活。

依中醫診斷學觀點,憂鬱症及心肝脾腎時,各會呈現下列不同症候:

  • 心病:情緒低落,思緒不安,易受驚嚇,不易入睡,多夢
  • 肝病:情緒不穩定,胸脇脹滿,坐臥不安
  • 脾病:思慮過多,四肢酸軟無力,面色萎黃,納呆食少,大便難
  • 腎病:記憶力減退,四肢冰冷,面色暗黑,懶言少動,對生活失去興趣雖有偏重

中醫治療憂鬱症的優點是:1.成功率高。 2.療效快又佳。3.復發率低。4.無副作用。5.恢復正常的學習及工作能力,遠離自殺。

疾病在哪一臟的病位?實際臨床患者多因錯綜複雜的因素,也許二臟同病,或因患者未患憂鬱症之前的先天體質的缺陷問題,都應考慮在治療範圍之內,方可見效。

為什麼憂鬱症要就醫?目的是要讓患者知道自己的身心發生了什麼變化,才能有效的去處理。心情不好從何而來?是生活壓力嗎?是神經內分泌造成的嗎?是暫時的嗎?還是會拖很久呢?知道了相關的前因後果,做出鑒別診斷,才能有效的處理。

不少憂鬱症患者不喜歡長期吃西藥治療抑鬱症,因為不是口乾舌燥,就是行動變遲緩、變胖等種種不適,而抑鬱症是必須長期追蹤調適的,因此,許多人便會尋求中醫輔助治療。

中醫的治療方向不同于西醫,西醫直接處理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平衡,但中醫認為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平衡是病理結果而不是原因,中藥藉由調整五臟六腑機能,提升氣血能量,增強自我調整的能力,恢復神經傳導的平衡運作,情緒趨向穩定。

根據研究,憂鬱症的原因與焦慮的原因類似。這是傳統治療抗憂鬱藥物治療,心理方法或兩者的組合。

憂鬱症治療過程不僅著重病症的治療,後期2~3個月更著力於增強體質,故能穩固療效, 大幅減少復發率、減輕復發強度,即使復發多由輕微的自律 神經失調開始表現,即時回診,便能快速恢復正常。因症狀大幅減輕,病患自然會先停服安眠藥及抗憂鬱劑,再停止服中藥,恢復正常的學習及工作能力,遠離自 殺、重獲新生。

中醫治療憂鬱症時,通常不是只治療「憂鬱」,因為在中醫和西醫兩個體系中,並不是所有的疾病都是單一疾病的「中西對照」。憂鬱症其實是包含在許多不同的問題中,例如在更年期女性的治療時,除了會調節腎氣(因為中醫認為老化和腎氣衰退有關)以外,經常還會觀察到女性在 這段時間因生理上的改變,以及家庭通常也面臨子女離家讀書或結婚等空巢期之壓力,也會調節更年期女性的肝氣,避免肝鬱氣滯而出現煩躁、抑鬱等情緒不穩,而這也是一種憂鬱的治療。

食療

依照中醫見解,將憂鬱症分為五大證型,其對應的食療方子如下:

1.心脾兩虛

中醫的心主血脈,和精神有關,脾臟則主掌消化吸收,因此心脾兩虛的主要症狀包括心神不寧、注意力難集中、心悸、口淡無味、睡眠品質差,最後導致憂鬱。

甘麥大棗湯是心脾兩虛抑鬱者最常用的食療方,實驗研究發現,其藥效不輸西藥百憂解,且甘草、小麥、大棗的組合,抗憂鬱效果確實較三者分別服食來得明顯。

食療部份,因為心脾兩虛的患者的體質較虛,因而飲食以「補」為主,可吃蓮子、核桃仁、桂圓肉、酸棗仁、人參、百合、當歸、豬心等食物。藥膳建議則是桂圓蓮子粥、蓮子百合煲瘦肉、紅棗燉羊心、酸棗仁粥。

2.肝氣鬱結

肝主情緒,一旦積鬱成疾,則有心情低落、失眠多夢、凡事不感興趣、偶爾發怒等症狀,沈立言指出,中醫認為「酸入肝」,因此心情不好的時候,建議可吃酸梅、醋等口感略酸的食物,有助於紓緩情緒。

肝氣鬱結屬於實證體質,食療可用疏肝解鬱的茉莉花、玫瑰花、佛手、香附、丹參、茯苓、核桃仁、金針酸棗粉、合歡花飲、丹蔘佛手湯等。

3.氣滯血瘀

這類型主要發生在氣血循環不好的人身上,症狀是常有噯氣、打嗝,面色灰暗、指甲呈紫暗色,思維行動遲緩、較無自信心。

食療須採活血化瘀的方法,包括核桃仁、川芎茶、玫瑰膏、紅花燉羊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4.腎陽不足

腎主元氣,腎陽不足的人,常有情緒低落、懶得說話、行滯呆坐、性功能低下、容易疲勞、畏寒嗜睡、腰膝酸軟等症狀。

沈立言指出,這類抑鬱患者平時可多吃鵪鶉蛋、核桃肉、烏骨雞、杜仲、桂皮、鮮玫瑰花、枸杞酒或杜仲酒等,以達到顧腎補氣之效。

5.痰濕內盛

這類抑鬱患者通常飲食過量、運動又少,因此體型較胖、行動遲緩,並且常有嗜睡、話少、凡事提不起勁的症狀,或伴隨咽喉梗著異物卻咳不出來的感覺。

痰濕內盛者常由於體內水分較多,因此飲食上可以多吃利尿、排水的食材,例如燒冬瓜、炒扁豆、茯苓、白朮、陳皮、紫蘇、柑橘皮、茶葉、白蘿蔔、生薑、薏仁、蓮藕等。

抗憂鬱新星──天麻

根據臺灣大學食科所教授沈立言指導的「食療研究室」多年來研究天麻的抗憂鬱效果,成果豐碩。他指出,天麻味甘性平,入肝經,一般來說,入肝經的食物本身就有紓緩安神效果,使他聯想,可否以天麻治療憂鬱?

事實上,天麻一直用於治療暈眩、癲癇,以及保護中風病人的腦細胞,過去鮮少有人將天麻和抗憂鬱畫上等號。沈立言除了將天麻做化學分析之外,更利用老鼠游泳測試,證實天麻能幫助動物腦部分泌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對抗憂鬱有益。

除此之外,憂鬱和記憶力及學習能力障礙的關聯也很密切。沈立言進一步探討天麻的療效,在老鼠實驗發現,天麻對於情緒記憶和空間記憶的增加,有正向影響,因此推測,多吃天麻可減緩因憂鬱造成的失憶。

目前已有文獻證實,天麻有以下好處:

  • 抗抽搐
  • 抗氧化與清除自由基
  • 保護神經系統
  • 抗血小板凝集
  • 保護心血管及腦血管
  • 改善學習及記憶能力

焦慮和憂鬱為世界上最常見的兩種精神障礙。隨著進一步的研究還在繼續,針灸及其他形式的輔助療法正逐步被證明是治療焦慮,憂鬱等病症最佳方法。